【詩作背景】
作者卓肇昌,字思克,臺灣鳳山人。
乾隆15年(1750)舉人,官揀選知縣,不赴任。
乾隆28年(1763)擔任《重修鳳山縣志》參閱。
至於月眉池一景,據李丕煜主修《鳳山縣志》所載:
月眉池:池在竹滬。為明寧靖王術桂所鑿;
植蓮花其中,不時觀玩以自遣。今尚在。
時至乾隆年間,王瑛曾編纂《重修鳳山縣志》則載:
月眉池,係明寧靖王填築灌田,形如月眉。
中植紅白蓮花,甚盛;今廢。
兩本方志相隔四十餘年,只見得月眉池早已年久失修而荒廢。
月眉池位於竹滬,即今日高雄市湖內區。
查閱《高雄市內湖區公所》網站記載,竹滬原屬湖內鄉,
後因行政區域重新劃分,改隸高雄市路竹區竹滬里。
因此,目前寧靖王廟歸於路竹區竹滬里,寧靖王墓仍屬於湖內區湖內里。
但未見月眉池一景。
清代文人以月眉池為詩題者,僅見卓肇昌〈月眉池行〉一詩。
其餘詩人則以憑弔寧靖王之心情,為其賦詩。
像是陳元圖〈輓寧靖王詩〉云:
匿跡文身學楚狂,飄零故國望斜陽。
東平百世思風度,北地千秋有耿光。
遺恨難消銀海怒,幽魂悽切玉蟾涼。
荒墳草綠眠狐兔,寒雨清明堪斷腸。
全文感念寧靖王殉國的風範,對於清朝遺恨難消,
適逢清明時節,一時哀悼寧靖王,
感傷反清事業難成,故斷腸哀傷,著有此詩。
此外,再舉張方高〈輓寧靖王〉一詩曰:
欲挽狂瀾媿弗勝,孤忠百折有誰朋。
酬恩一縷江天曉,脫跡兩間箕尾乘。
不汙汗青辜皦日,彌堅貞白謝高陵。
春秋大義昭今古,芳草萋萋氣厲稜。
全文先談大明江山已去,孤臣無力回天的悲哀,
再歌頌寧靖王殉國之情操,春秋大義今可顯昭。
尚有宋永清、楊宗城、盧九圍……等詩人,為寧靖王賦詩,
數量多達十餘首,此處不一一羅列。
有別於詩人憑弔寧靖王之詩歌內容,卓肇昌單純以行旅記事入詩。
開頭「當年遊玩地,荒涼剩故園。」表示詩人童稚時期曾到此一遊,
月眉池荒廢之時,推測應於乾隆年間之後。
荒涼故園,月眉池只剩淺水,高臺房屋已成破門茅房,
太陽西下,更顯淒涼。
末兩句「擬欲留題去,臨題無可言」,
或許是卓氏重遊舊地,卻已人事全非的無言;
也或許是詩人無法為前朝忠義之士發聲,徒增感傷罷了。
【今日所見】
事過境遷,今雖已不見月眉池,
但仍可見寧靖王朱術桂遺留的足跡。
寧靖王身為明朝後代血脈,
雖然力圖復興大業,可惜最終功敗垂成。
當時寧靖王身居王府(今台南市大天后宮),
並於竹滬一帶招民開墾(今高雄市湖內、路竹區)。
今日所見,可從位於台南市的大天后宮說起。
大天后宮位於今日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上,
鄰近聞名中外的赤崁樓。
大天后宮前身即為寧靖王府,現今正殿供奉媽祖,
後殿聖父母廳除崇祀媽祖雙親,尚供奉寧靖王神位於案上。
竟是淡淡的哀傷。
↑昔日文武百官兩旁迎接,也是寧靖王來臺辦公之處。
↑廟牆所立臺灣最早之石碑,至今「施琅立」三字仍清晰可見。
↑寧靖王府遺留的龍柱,已有三百年歲。
三爪的龍柱,代表寧靖王的身份。不踰矩,遵守禮節。
除了寧靖王府,今日尚可見寧靖王墓及廟宇。
當年在竹滬一帶招民開墾的寧靖王,即是保家衛民的領導者,
今日,亦是當地的守護神。
↑現今寧靖王墓已闢建為公園,座落於高雄湖內區。
↑寧靖王殉國之後,竹滬一帶出現百餘座偽墓。
此墓為日治昭和年間所發現,雖是空棺墓,
但當地居民仍集建土牆,以示地圍。
光復後,才由當地居民集資建地,
將百餘座偽墓合成一大墓,即今日所見。
↑墓前一水池。可惜池面未整理,
無法窺見池塘是否為月眉形,更難推斷與月眉池之相關性。
↑距離寧靖王墓不遠處,尚有供奉寧靖王的華山殿。
【後記】
去年埋首拚碩論時,每每讀到詩人記錄的臺灣風光,
總令我十份嚮往。
恨不得拋下論文的一切切,朝著地景狂奔而去。
但最後還是壓抑著無數怪念頭,繼續完成論文。
畢業後,倒是忘得一乾二淨。
這次為了參與「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」,
特意選擇了卓肇昌〈月眉池行〉做賞析,
才能藉口走趟朝聖之旅。
我很少出門做田野調查,但每次都能有所收獲。
這次也不例外,
隨著寧靖王遺留的足跡,才得以串起寧靖王的生活片段。
雖然在華山殿及寧靖公園兩處,未能遇見當地居民,
采集相關的「在地說法」,但早先問路時,已讓我印象深刻。
因為,當地居民聽了「華山路」時,只是指了指方向,
接著當我問起了「華山殿」,他們不僅走了出來,
老奶奶還牽起了我的手,熱絡的問著我所為何來?
那神情,彷彿問著我:
「姑娘,你來找我們家老太爺有什麼事呀?」
忽然明白了一件事,難怪我會喜歡田野調查。
因為,實地走訪舊地,
為的不是追索過去的真實事件,
而是為了拜訪居住舊地的人們,
聽聽他們口中的傳說,遇見他們所見的過去,
並且朝拜他們心底最誠摯的信仰……。
【延伸閱讀】
愛詩網
http://ipoem.nmtl.gov.tw/files/13-1000-1440-1.php
臺灣大百科全書
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web/content?ID=8415
留言列表